1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,小车无,其何以行之哉。
2、有教无类。出处:论语
3、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,今女画。
4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5、子曰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
6、温故而知新,可觉得师矣!
7、三军可夺师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8、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9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
10、子曰:"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"
11、子曰: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
12、朽木,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于予与何诛?
13、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呼?
14、子曰:父母之所爱亦爱之,父母之所敬亦敬之。
15、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
16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,知者乐,仁者寿。
17、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
18、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。
19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
1、不以其道,得之不去也。
2、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
3、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;不知礼,无以立也,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
4、使民敬、忠以劝,如之何?
5、民之於仁也,甚於水火。水火,吾见蹈而死者矣;未见蹈仁而死者也。
6、弗学何以行?弗思何以得?
7、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
8、子曰:"甚矣吾哀也!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!"
9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
10、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
11、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,有仁德的人喜爱山。
12、言必诚信,行必忠正。
13、子曰:饭疏食、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14、虽然贫穷也不谄媚,富有也不骄傲,富贵仍然好礼。
15、临之以庄,则敬。孝慈,则忠。举善而教不能。则劝。
16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。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17、一箪食、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忧,回也不改其乐,贤哉回也。
18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
19、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。奚取于三家之堂!
1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!
2、知及之,仁能守之,不庄以莅之,则民不敬。
3、子曰:因民之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
4、君子谋道不谋食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5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
6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!
7、子曰:君子谋道不谋食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8、子曰:"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从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"
9、不学礼,无以立。
10、子曰: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11、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12、子曰:"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。"
13、不以文章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
14、故君子入则笃行,出则友贤,何为而无孝之名也。